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快递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贡献

2021-01-25    来源: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浏览量:1034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贡献

内蒙古体育事业“十三五”成就综述

“十三五”时期是体育事业进入新时代、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迈上新征程的重要时期。面对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内蒙古体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体育领域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群众体育生活化、竞技体育集约化、体育产业市场化、体育文化多样化。健康内蒙古已经成为北疆风景线的亮丽底色,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彰显了内蒙古体育发展的显著成果。

深度融合普及普惠全民健身潮涌入幸福生活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健康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内蒙古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推动体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为人 民创 造更 美好、更幸 福的 生活。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建立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确定4 个全民健身与全 民健 康深 度融 合试 点城 市。圆满完成61个全区性体育协会脱钩改革工作。重点扶持基层群众健身组织,初步形成了“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人群体育协会”的体育健身组织网络。目前,内蒙古共有 旗县 级以 上体 育社 会组 织2239个,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达5.3万人。

在内蒙古,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更加丰富。基层体育设施日趋完善,全区旗县(市、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实现全覆盖,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为93.3%,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覆盖率为90.8%。遍及城乡的一大批健身广场、体育公园、户外营地、健身步道、健身路径、笼式足球场等投入使用,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种类 多样 的全 民健 身设 施网络。截至2019年底,内蒙古共有体育场 地57605个 ,体育 场地 面积5125.7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2平方米。一个个数字,承载的是百姓心中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撑起的是健康内蒙古的历史征程和美好风景。

在内蒙古,全民健身特色品牌创建活动更加精彩。平均每年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2200余次,累计参与人数达900万余人次。“欢乐草原·健康内蒙古”全民健身运动会、内蒙古草原休闲体育大会等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深入人心。广泛 开展 健身 交流 和健 康指 导,“全民健身大讲堂”“科学健身草原行”和国民体质监测“四进”(进机关、进社区<乡村>、进企业、进学校)等将科学健身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群 众身 边的 健身 指导 更科学、更丰富。

在内蒙古,百姓登上体育竞技大舞台成绩更加亮眼。2017年举办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8年举办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2019年,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内蒙古获得一等奖27个、二等奖34个、三等奖40个,创造一等奖总数和奖牌总数双第一佳绩。同年,在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奥会上,内蒙古获得残运会6 金、7银、9铜,特奥会6 金、8银、12铜的较好成绩,2个项目打破亚洲纪录。

厉兵秣马勇毅奋进亮眼成绩单彰显竞技实力

平凡 铸就 伟大 ,英雄 来自 人民。在奋进新征程中,每个体育人都是“十三五”发展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内蒙古体育人着眼于夯实竞技体育基础,紧紧围绕拳击、竞走、马术、曲棍球等重点项目,培育发展内蒙古优势项目集群。创新体能训练形式,通过开展体能大比武等竞赛活动,补齐短板,夯实基础,做好各类参赛工作。加大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力度,积极开展与发达省市、地区的学术交流。强化思想教育宣传,加强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全区 体育 传统 项目 学校 增至268所,特色体育项目学校增至980所,每年组织青少年比赛50余项次,参赛人数达1.2万人次,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

5年来,在追梦圆梦的征程上,草原健儿以不畏强手、勇毅奋进的斗争精神和迎难而上、永不言败的责任担当,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留下了坚实脚印,发扬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诠释了“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他们鼓足钻劲、闯劲、干劲,不断取得运动成绩新突破,用优异成绩彰显竞技实力,提振了全区人民的自信自豪感,激发了草原大地的体育热情,为建设健康内蒙古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在2016年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内蒙古运动员夺得3 金、1银、3铜,破1 项全国纪录、超1 项世界纪录的好成绩。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李倩为祖国夺得1 枚铜牌,创造了内蒙古运动员境外参加奥运会的最好成绩。在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内蒙古在参赛项目、人数、成绩三个方面取得了新突破,获得了7 金、10银、19铜的较好成绩。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李靳宇夺得短道速滑1500米银牌,实现了内蒙古参加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此外,内蒙古运动员在速度滑冰女子团体追逐赛、钢架雪车项目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内蒙古运动员获得35金、35银、64铜,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目前,内蒙古已有2 名优秀运动员刘同晏、李倩获得东京奥运会入场劵,他们将向新的更高目标发起冲击。

排兵布阵持续发力足球结硕果唱响改革强音

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全面推开,保障条件稳步提升。作为全国第一个足球改革发展试点省区,内蒙古 不断 加强 足球 场地 建设 力度。目前,全区足球场地已增加到3530块,每万人拥有1.39块以上足球场地。奠定初步人才基础,开展足球改革试点工作以来,累计培养等级教练员10759人,培养等级裁判员4147人,全区足球运动员注册达16635人。

竞技水平和梯队建设齐抓共管,比较优势有效发挥。牵头制定了《雪地足球竞赛规则》,填补了中国雪地足球发展的规则空白。足球运动成绩取得新突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中,内蒙古共派出40支代表队参赛,参赛规模创新高,取得4 金、2银、2铜的优异成绩,实现了足球项目在全国综合性比赛中奖牌、金牌零的突破。创建113所自治区级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构建了俱乐部、业余体校、盟市体校、青少年训练中心、体育院校、职业足球俱乐部多层面的足球青少年训练体系。

职业足球与社会足球齐头并进,足球氛围浓厚热烈。竞赛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以参加中甲、中乙联赛为代表的职业联赛,以“蒙超、蒙甲、蒙乙”联赛为代表的准职业联赛,以“公仆杯”为代表的职工足球联赛和U 系列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竞赛体系,年平均比赛近1.6万场次,直接参与人数达34万人次。积极打造“一带一路”国际青少年足球夏(冬)令营、沙滩足球、雪地足球等特色品牌活动。足球频道上星播出,已实现除湖北、山东两省之外的29个省区市覆盖播出。

创新驱动广泛联动体育产业链焕发勃勃生机

体育产业市场化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趋势新挑战,内蒙古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从适应传统的体育制造用品初次消费转向娱乐性、观赏性、体验性消费,城市体育活动逐步融入大型商业综合体,体育场馆已经形成体育消费中心,城市周边的农业区、旅游区、户外活动区 逐渐 成为 体育 消费 热点 地区。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体育产业法人 单位 和产 业活 动单 位3108家、个体经营户9072家。经核算,全区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达319亿元,增加值达145亿元。

“体育+”融合实现更加联动、更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内蒙古现有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 家、示范单位2家、示范项目4 个。与东北三省体育和旅游部门联合成立“东北区域体育旅游联盟”,利用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赛事、精品线路、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等品牌效应,以运 动项 目产 业化 发展 为核心,举办内蒙古国际马术节、越野e族·阿拉 善英 雄会 等民 族特 色赛事,区域“车”“马”“冰雪”“那达慕”等品牌赛事基本形成,内蒙古赛马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 了内 蒙古 体育 医院 ,体旅 融合、体医融合发展持续深化。加大体育 彩票 品牌 建设 和推 广力 度。2016年至2020年,内蒙古体育彩票共销售302.57亿元,筹集公益金(含省级、中央)77.09亿元,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撑。

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体育生活的向往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内蒙古将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持之以恒提高群众的快乐体育和幸福生活指数,向着新征程阔步前进,写就健康内蒙古的生动篇章,为全面推进“十四五”时期内蒙古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金融消费内蒙古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金融消费内蒙古”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融消费内蒙古,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融消费内蒙古”。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金融消费内蒙古)”的作品,金融消费内蒙古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金融消费内蒙古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鸿山网络
邮箱:jrnmg6@163.com  电话:0471-3467180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远舰律师事务所 李德志 电话:13080202065
Copyright 2023 www.jrxfnm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2022001662号-1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