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管理费旱涝保收,实现管理人和投资者利益捆绑”,浮动管理费率基金的一举一动都受到行业的高度关注。有业内人士透露,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正式指引即将出炉,多家基金公司已在筹备相关产品,只待正式“开闸”。
“打破管理费旱涝保收,实现管理人和投资者利益捆绑”,浮动管理费率基金的一举一动都受到行业的高度关注。有业内人士透露,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正式指引即将出炉,多家基金公司已在筹备相关产品,只待正式“开闸”。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近期上报了一只灵活配置型基金,采取浮动管理费模式,固定持有到期,并安排近两年业绩领先的基金经理管理,不过产品尚未获得受理。”一位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介绍。
另一位基金公司产品设计人士表示,已有不少基金公司上报了浮动管理费基金。“上报是可以随便报,但要等指引出来才会受理。有消息称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指引即将出台”。
此前监管层下发的浮动管理费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根据收费方式不同,将浮动管理费基金分为两类:一是“支点式”上下浮动管理费基金。基金管理人实际收取的报酬(管理费)与基金的业绩表现直接挂钩。二是提取“业绩报酬”浮动管理费基金。基金管理人在收取固定管理费的基础上,当基金的业绩超越预先设定基准时,按照超额收益的一定比例收取附加管理费。
多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相对来说,“支点式”收费模式更适合固定收益类产品,“业绩报酬”式更适合权益类基金。记者了解到,目前业内筹备的相关产品基本都是权益类品种,且带有一定的持有期限。
“基金公司需要固定管理费收入,‘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的理念,在引导长期投资方面更有价值,比如可以尝试随着投资者持有期限增长,管理费逐渐减少。”一位基金经理说。
实际上,早在2013年,国内市场就已经出现了浮动费率基金。经过多年运作,与传统固定费率基金相比,浮动费率基金并未体现出明显优势。业内人士期待新规出台后,新一代的浮动费率基金给行业带来新的变化和惊喜。
Wind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共有37只浮动管理费基金,包括10只股票多空基金、12只灵活配置混合基金、7只中长期纯债基金;股票及偏股混合基金各有一只———安信价值精选和九泰锐富事件驱动基金;此外还有部分货币基金、短期债券基金和混合债券基金。
从业绩表现来看,2014年至2018年,采取浮动费率的中长期纯债基金,5年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1.34%、7.06%、1.37%、2.10%、6.85%,仅在2017年和2018年跑赢全市场中长期纯债基金。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中,浮动费率基金也仅在2015年及2017年跑赢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的平均水平。尽管整体表现不突出,单只基金方面,浮动费率基金不乏出色表现。截至8月9日,东方红睿元三年定开、中欧精选、东方红产业升级最近3年累计收益分别为78.49%、40.40%、40.37%,排在同类基金前列。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资本市场越来越成熟,此类产品的优势会逐渐发挥出来。
“浮动费率基金也有局限性,一直都有一些争议,在国外也并不是主流的基金产品模式。”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表示。首先,主动型基金设置浮动费率的目的是希望加强基金经理的激励作用,而公募基金经理要按照业绩及管理规模进行考核,激励机制已经存在;其次,在收取业绩报酬的浮动费率机制之下,容易引发基金经理的过度冒险行为;第三,海内外研究证明,基金收益的主要来源是市场系统性表现,即贝塔收益,市场上涨时收取更高的费用并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