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和6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事关种粮农民切身利益,事关粮食安全大局。
本网讯:内蒙古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和6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事关种粮农民切身利益,事关粮食安全大局。近年来,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分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提升站位,改进服务,创新履行政策性银行职能,不但保证了粮食增储轮换等政策性信贷资金供应,而且探索了一条市场化条件下支持粮食收购的新路子。
保证粮食政策性收储,积极探索支持市场化收购新路,实现了“一增强四增加”。尽管粮食市场化收购改革以来,粮食收购主体可以从各类银行机构融资,资金供应渠道呈现多元化,但农发行主动作为,始终承担着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功能。一是增强了政府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及时足额保证粮食政策性增储轮换信贷资金的供应,有效落实了政府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二是市场化信贷投放增加。制定了《支持粮食市场化改革与发展若干措施实施细则》,2016以来的三个粮食年度,分别投放市场化收购贷款17.2亿元、30.6亿元、55.5亿元,投放额逐年增加。三是信贷支持市场份额增加。2016粮食年度以来,分别支持收购粮食106.4亿斤、108亿斤、160.6亿斤,分别占全区收购量的35%、37%和59%,始终在全区银行业中排名第一,发挥着收购资金供应的主渠道作用。四是信贷服务范围和品种增加。把杂粮和马铃薯纳入收购贷款范围,助力自治区种植业多元发展和马铃薯主粮化。开办“竞拍贷”业务,支持企业竞拍国家临储粮。五是粮食信用保证基金规模增加。根据国家四部委部署,农发行内蒙古分行牵头自治区有关部门,建立了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基金规模由2016年度的3.6亿元逐年增加到2018年度的8亿元;参缴基金企业三个粮食年度分别为43户、74户和101户;投放基金项下的贷款分别为9.7亿元、23.5亿元、48.1亿元,成倍增长;支持收购粮食分别为17亿斤、47.1亿斤和83.1亿斤。目前基金运行良好,其“促收购、防风险”的作用日益凸显,未出现代偿风险贷款问题。特别是通辽市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被农发行总行在全系统推广。
启动2019粮食年度秋粮收购信贷工作,做到“一完善四提前”。新的粮食年度,农发行内蒙古分行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支持粮食收购作为首要任务,确保不因农发行工作不到位影响秋粮收购大局,发挥政策性银行服务粮食安全的“主导银行”作用。一是完善信用保证机制。2019年,在自治区政府领导下,农发行与财政厅、银保监局、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密切沟通协作,修订完善了内蒙古自治区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优化了服务流程,对于按期实现“双结零”且信誉良好的老客户实行备案制;盟市粮食局在属地农发行开立信用保证基金专户,归集企业认缴的信用保证基金,不用上缴自治区信用保证基金专户。二是未雨绸缪提前调研。经与粮食部门沟通和预测,受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影响,2019年自治区农业种植结构继续调整,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呈现“一增一减”的特点。大豆种植面积1560万亩、同比增加123万亩。玉米播种面积4590万亩、同比减少14万亩。今年雨水条件、土壤墒情适宜,粮食产量同比小幅增加,预计玉米产量达到548亿斤、同比增加8亿斤,商品量438亿斤;预计大豆产量44亿斤,同比增加7亿斤,商品量40亿斤。8月份以来,多次组织各级行开展对粮食生产和市场形势的调查工作,自治区分行主要领导和分管行领导分别带队调研,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料;9月份,召开全区视频调度会提前安排部署秋粮收购信贷工作。三是执行政策提前部署。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保障粮食安全各项决策部署,9月底下发了《关于做好秋粮收购信贷有关工作的通知》;10月,召开了2019年全区秋粮收购信贷工作会议,全面启动支持秋粮收购工作。主动对接中储粮、中粮等央企和地方储备企业,及时足额保证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资金供应。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延伸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粮食物流体系和批发市场建设、土地流转、合作社或种粮大户、农业机械、种子化肥等粮食全产业链的发展。四是支持市场化收购提前行动。全区各级行建立“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主动对接市场化收购企业100多户,收购库点达到171个,其中主产区四个盟市库点达到125个,28个主产旗县平均4个,确保每个主产旗县都有农发行贷款支持的企业收购库点。截至11月中旬,已审批市场化收购贷款13.21亿元,已发放3.75亿元。五是服务准备提前到位。抽调全区骨干力量深入主产区对收购企业进行集中调查,同时对秋粮收购信贷业务优先审查审议审批;全面开通网上银行和新的客户服务平台,为粮企和售粮农民提供高效快捷的结算服务。
(责任编辑:王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