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战略合作项目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
12月17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战略合作项目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孙利剑作主题发布。自治区金融监管局局长、金融办主任姜华,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陈遥,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行长陈志能,光大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副行长李志强出席发布会并答了记者提问。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 孙利剑
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战略合作项目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记者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记者: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金融办)是如何推动自治区政府与各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后又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落实措施?
自治区金融监管局局长、金融办主任 姜华
姜华: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源头活水作用。2017年以来,自治区政府先后与21家银行、保险、证券等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特别是今年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与光大集团、招商银行、平安集团、泰康集团、中国银行5家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政金合作,引导金融资源向我区倾斜。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政府与金融机构总对总的战略合作模式,已在多个领域实现示范突破,同时也积极引导了预期,为自治区“稳金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融办作为政府金融领域对外合作交流的具体工作部门,多次协调自治区领导与金融机构高层互访、洽谈、对接,推动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紧盯协议后续落实。
一是抓好责任分解,细化合作内容。在总对总框架协议下,我们建立了战略合作协调机制。由自治区金融办具体协调联络,各金融机构在蒙分支机构具体承办对接,将协议主要内容分解细化,梳理出项目清单,确保合作内容对应到具体项目和企业,收到了令人鼓舞的结果。比如中国银行牵头的包钢集团债转股项目,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积极参与的内蒙古公交投融资再安排千亿元银团贷款项目,招商银行支持的蒙牛集团10亿元熊猫债项目,都是在全区同业产生重要影响的项目。
二是推进政金企常态化对接,突出示范引导。自治区年初启动了政金企协同推进金融“保项目、入园区、进企业、下乡村”行动,我们按照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内容,将金融服务对象细分为现代能源、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民营经济、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对外开放8个板块,并确定牵头机构。把落实战略合作协议和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统筹推进,让金融机构有积极性,有侧重点。这几家签约机构中,光大银行重点推动现代能源,招商银行、平安银行重点推动先进制造业,中国银行牵头推动对外开放,泰康集团发挥险资低成本优势支持基础设施,让他们充分利用总部资源优势,在破解重点领域金融服务的难题上先行先试。
三是建立工作调度机制,确保协议落地。为保证合作事项能够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自治区金融办积极协调发改、财政、交通、人社等部门加强横向联动,整合资源渠道,差异化解决推动过程中的难点。力争通过“政府协调引导、金融主动服务、部门联系扶持、企业诚信发展”四位一体的有效运转机制,实现资金早到位,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今年以来,自治区金融业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是存款增量增速向好,贷款增长明显好于去年,高于去年同期2.5个百分点,贷款结构呈现脱虚向实的积极变化。二是直接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突破1800亿元。三是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0.57个百分点。这些都为明年的工作带来良好的预期。
下一步,自治区金融办将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持续深化协调服务,积极引导相关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形成政金企投资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为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内蒙古法制报记者
内蒙古法制报记者:中国银行在支持对外开放及“一带一路”方面提供了哪些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行长 陈志能
陈志能:内蒙古横跨“三北”、毗邻八省、接壤俄蒙,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中国银行全面践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海外机构已覆盖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2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和全球机构布局最广、全球化综合化程度最高、持续经营时间最长的国有大型银行。
中国银行内蒙分行借助百年金融力量,主动融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化跨境金融服务、推动企业走出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实际行动争当自治区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开拓先锋。
一是全力支持我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基础。
1、 我行为自治区提供融资总额近3000亿元,作为自治区政府债券牵头主承销商和簿记管理人,累计协助发行42批、7666亿元地方债。
2、积极争取总行信贷政策和资源倾斜,全面支持我区基础设施补短板和区域互联互通。
3、特别是今年9-11月,我行投放信贷资源263亿,同比增长80%,推动公交投再安排、经乌高速、蒙华铁路、“引绰济辽”、呼市地铁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实施。
二是全力优化我区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金融服务。完善的跨境金融服务是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1、 我行在满洲里、二连浩特、甘其毛都、策克、满都拉等重点口岸设立机构,实现金融服务对我区“一带一路”建设关键节点全覆盖;
2、 搭建口岸地区清算服务一站式绿色通道,与俄罗斯中行、蒙古代表处紧密联动,提高客户资金清算汇划效率;
3、 为全区上千家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结算、融资、汇兑、理财、避险等服务,国际结算、结售汇、跨境人民币三项业务始终领跑市场,得到广大客户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三是全力为区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铺“路”搭“桥”。
1、大力推广总行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模式,助力我区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资金链、价值链、产业链。
2、作为进博会唯一合作银行,组织区内上百家企业参加两届进博会,开展400多场洽谈,达成业务合作70多项;作为第三届中蒙博览会唯一合作银行,举办中蒙、中俄、中以银企洽谈会。
3、截至目前,已累计组织我区500多家中小企业,参加总行跨境撮合活动20余场,达成业务合作100多项,助力我区中小企业跨海越洋走出去。
四是全力为区内企业面向境内外市场寻求多元化融资渠道。资金融通是对外开放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
1、 我行打通海内外机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商行+投行”、“境内+境外”的综合金融服务。
2、 与多家海外机构联动,为企业办理短融中票等各类融资85亿元;
3、 为近百家企业提供汇率保值服务,举办境外直融与债务保值交流会,向55家重点集团企业推介海外债业务,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五是全力推动我区人民币国际化步伐。货币清算是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桥梁纽带。
1、实现蒙古国蒙图和俄罗斯卢布的现钞兑换、现汇挂牌、现钞缴调、货币互换等业务首发,有力促进中俄蒙经济合作走廊建设;
2、先后为全区600多家企业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900多亿元,办理人民币直投170亿元、跨境担保1亿元,帮助企业规避汇率波动风险,担当人民币跨境流通主渠道;
3、借助集团全球现金管理平台,为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资金划拨和使用效率。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6年来,从“五通”到“六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方案,不仅为国际国内合作开辟了新方向,也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新动力。
下一步,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重大战略和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主动担当我区 “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服务先锋队和企业 “走出去”的主要金融桥梁,助力我区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走,为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中行力量!
中国食品安全报记者
中国食品安全报记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位,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光大集团•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签约以来,在内蒙古地区现代能源领域、绿色发展方面是如何推动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取得了什么成效?
光大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副行长 李志强
李志强:2018年9月11日,光大集团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以来,光大集团充分发挥综合金融、产融结合等优势,各下属企业与内蒙古自治区相关部门、各盟市政府以及自治区重点企业开展了深入合作,在现代能源、生态环保、智慧城市、精准扶贫等重点领域,加大了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聚焦现代能源产业,投身重大项目建设。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内蒙古现代能源基地的重要指示精神,光大集团与内蒙古伊泰集团、能源发电投资集团、鄂绒集团、交投集团等客户以及草原丝路文化旅游板块密切合作,已累计投放120亿元。为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光大集团旗下光大银行主动破解企业融资难题,2018年12月,光大集团与内蒙古远兴能源在京签署10亿元债转股协议,创造了多个“第一”:既是光大集团首单市场化债转股项目,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单以主动式“入股还债”方式实施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债转股项目,还是全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实施机构自主操盘的首单市场化债转股项目。随着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的深入推进,通过债转股的模式,对民营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化解债务风险、进一步提升发展能力、复活企业生命力意义重大。
二是坚持生态环保理念,推动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随着国家城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体废物留下的环境治理是当今的世界难题。光大集团旗下光大国际作为亚洲环保行业的领军企业和世界领先的生态环境治理企业,正稳步推进鄂尔多斯垃圾处理、内蒙古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等环保项目,2019年4月23日,光大国际成功中标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固废填埋项目,投资规模2.24亿元,每年可填埋处置5万吨工业固废、4万吨危险废弃物。中国固废处理行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固体废物处理在环境保护行业中的发展相对滞后,实现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对于内蒙古自治区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2019年12月6日,光大银行刚刚与内蒙古环保投资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也将为推动自治区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实现“水更清,天更蓝”,为建设亮丽内蒙古贡献力量。
三是提升科技合作层次,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光大集团旗下光大银行“云缴费”平台是中国最大的开放式网络缴费平台,覆盖全国300余个地级城市,覆盖人群超过11亿,拥有缴费项目7004项,缴费用户达3.53亿户。依托功能强大的“云缴费”平台,光大银行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积极落实“让百姓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的民生便民服务理念,已上线内蒙古电力、交管非税、“赤峰购精彩”、医院云缴费等多项缴费业务,其中内蒙古交通管理局12123非税云缴费项目更使内蒙古地区成为全国交警系统第一个实现省级全覆盖的移动互联网缴费平台,对新时期深化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深入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是创新扶贫路径,积极履行国家金融队责任。
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光大集团在创新扶贫新路径上也做了一些具体工作,2018年11月23日,“光大•赤峰购精彩”电商平台上线,该平台采用定点帮扶赤峰市旗县区“合作社推荐+电商推广”的双推帮扶模式,打通了旗县供销商到消费者间的最后一公里。2018年9月,光大银行又向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捐赠人民币120万元,用于关爱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家庭青少年眼睛健康。此外,光大集团驻内蒙古自治区下属企业也积极帮扶武川县上秃亥乡刘家行政村、国家级贫困县固阳县。光大集团内上下联动,通过实际有力的举措,积极履行了国家金融队的社会责任。
下一步,为继续深入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内蒙古现代能源基地、加大生态体系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光大集团也将在环保新能源、大旅游、大健康等多个领域继续与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多层次、多维度、多视角的合作,积极助力内蒙古在绿色生态、现代能源经济建设实现长足、持续发展。
北方新报记者
北方新报记者:“三村工程”,是中国平安推出的特色扶贫模式,可否结合其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落地情况,介绍一下平安的扶贫理念与特色。
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 陈遥
陈遥:2019年5月14日,中国平安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达成全面合作协议。下面,将由我代表中国平安,介绍一下“三村工程”的设计理念与具体落地举措:
中国平安始终高度重视金融与科技相结合扶贫的先导和造血功能,推出了以“智慧扶贫”为核心的“三村工程”,面向“村官、村医、村教”三个方向,充分利用“金融”与“科技”的优势,在产业、健康、教育等关键领域上,助力贫困地区实现贫有所助、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三村工程首站落地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并在一年多实践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扶贫闭环”模式。截至2019年9月,中国平安于乌兰察布市已提供免息免抵押贷款金额6600万元,采购当地扶贫产品订单金额逾7500万元,提供贴息、贴保险,改善民生工程等现金投入逾2000万元。2019年1月31日,平安投资内蒙古地区扶贫地方债9000万元,用于支持内蒙古地区贫困县基础设施建设。
一、“村官工程” 深入开展产业扶贫,培养贫困地区“造血”机能
中国平安于扶贫地区通过多种创新金融扶贫尝试,打造“金融扶贫闭环”,以乌兰察布市龙头扶贫企业阴山优麦食品有限公司为例:
一是筛选可持续发展的项目。2018年1月,平安扶贫小组在乌兰察布开展实地调研,将内蒙古阴山优麦食品有限公司确定为首批帮扶对象,打造阴山优麦产业扶贫项目。
二是培养扶贫企业造血功能。在产前,平安通过“扶贫保”模式为该企业提供“免息免担保”扶贫贷款6000万元;在产中,以保险+科技为支撑,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为阴山优麦提供溯源设备,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实现智慧种养殖优化生产,并匹配“一码双保险”的智慧溯源品质认证,保障产品品质,为近20000亩燕麦种植田提供近180万农险保障,帮助企业通过燕麦种植回收(贫困户高于市场价格20%-30%收购)、雇工、分工等形式,带动贫困户脱贫。截至2019年11月,阴山优麦产业扶贫项目已成功带动108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增收约1800元。在产后,为产业挂钩贫困户匹配“防返贫保险”,保障贫困户因病、因灾、房屋损失导致返贫的风险与生产风险,为教育扶智增保障,巩固扶贫成果。目前,平安正在申请为乌兰察布察右后旗7815户贫困户提供覆盖11.7亿元风险保障的“防返贫保险”,用保险机制牢牢守住贫困人口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三是打造“一村一品”。平安将阴山优麦的相关产品进一步包装,树立起一个符合现代消费者审美和需求的燕麦品牌,提升阴山优麦的品牌附加值,截至日前,平安协助阴山优麦企业销售产品已达3808万元,超过其销售总额的40%。
四是搭建消费扶贫的产销平台。2018年,中国平安推动该企业全系列产品上线内外部电商平台,年内互联网销售金额达1200万元。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产品销量的增加,带动了燕麦种植面积的扩大。2019年,阴山优麦以高于市场20%的价格与燕麦种植户签订回购合同,其中签约贫困户755户,对应种植面积为17940亩;全年收购贫困户燕麦约1500吨,预计总增收可达468万元。2019年中国平安扶贫产品洽购会暨"平安三村百宝"启动仪式现场,与阴山优麦总签约销售额逾4000万元。此次活动标志着中国平安三村工程的产业扶贫正式向消费扶贫迈进。这是中国平安在为该企业撬动“免息免担保”6000万扶贫贷款,覆盖人、财、物一揽子保险保障方案的基础上,再次将扶贫闭环全面升级,是公司在乌兰察布市全面实施“造血”扶贫的一次重要实践。
在此基础上,平安还和当地政府共同挑选、培训致富带头人,以应用技术培育为主,配套财务、电商、现代农业管理等课程,注重扶志与扶智并举,将外部帮扶和内生动力有机结合, 从源头上变“输血”为“造血”。截至2019年11月,平安与国务院扶贫办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合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培养致富带头人25名,其中乌兰察布市兴和县19名、察右后旗1名、察右中旗1名、呼伦贝尔市4名。通过集中学习,开拓学员思路,了解带贫方法,提高带贫意愿,并且进行长期辅导,随时解决新产生的问题,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服务,通过1+11巩固学习成果。
二、“村医工程”:科技赋能医疗扶贫,智慧防范因病致贫
中国平安充分发挥自身在“大医疗健康”版块的资源与科技优势,助力脱贫工作。
平安在乌兰察布市开展“4+1”智慧医疗综合行动,全面启动 “村卫升级” “辅助诊疗” “村医培训”“健康体检”四大医疗服务行动。其中面向村卫,针对贫困村卫生室医疗条件落后的问题,中国平安向乌兰察布市的52个村卫生室捐赠了检测一体机及医视一体机,可进行血压、心电、尿常规、血糖、血氧等多种常规健康数据的快速监测与数据记录,切实改善了贫困地区基础医疗环境;面向村医,针对乡村医生知识储备水平不足、培训渠道少、培训组织困难等问题,公司专门研发、上线村医APP,通过智能问诊辅助村医日常诊疗、名医导师亦可在线协助解决疑难诊断问题,培训了212名村医;面向村民,针对贫困地区居民健康防范意识不足的问题,公司专门购置移动检测车并组织名医专家,深入贫困地区,为村民进行健康风险警示,帮助村民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
此外,乌兰察布由于海拔高,日照多,成为眼疾的高发地。2018年,平安向内蒙古红十字会捐赠450万元,定向用于2018-2020年乌兰察布市“光明行”复明行动,为当地符合贫困条件的1000位白内障患者补贴手术费用。一年多以来,已深入到乌兰察布11个旗县区,共计开展636场义诊,累计完成白内障手术665例,帮助患者减轻医疗负担,重返光明。
三、“村教工程”:推广科技素养教育,用科技智慧补齐农村教育短板
2019年,平安响应国家建设创新科技人才强国号召,在教育部、科技部的支持下启动了“AI不孤读——科技素养提升计划”,面向全国1000所偏远的乡村小学,借科技之力,开展一系列科学主题课程、教师校长培训与科普实验室的援建等公益助学行动,重点提升乡村学生的科技素养,补齐乡村科技人才教育的短板。
此外,平安还从村小升级、乡村教师培训、支教行动、打造智慧公益教学平台——三村晖APP等方面,切实解决城乡教育不均衡问题。截至2019年9月,中国平安于乌兰察布市总计升级平安智慧小学47所,捐赠爱心图书8万余册,招募长期支教志愿者11名,投入教学设备、教师培训等资金420万元。
内蒙古日报记者
内蒙古日报记者:中国银行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合作银行,在全国第十四届冬运会方面给予了哪些支持?
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行长 陈志能
陈志能:1、中国银行继服务2008年夏季奥运会后,又成为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官方银行合作伙伴,成为中国唯一的“双奥银行”,这是中国银行紧跟国家战略、担当社会责任的务实行动。
2、我行成为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以来,不仅为北京冬奥组委等相关方提供专属金融服务,为冬奥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同时还积极推广冰雪运动、宣传冰雪文化,全力服务冰雪产业发展,真正与冰雪结下了不解之缘。
3、正是怀着这份对冰雪、对奥运和体育的深深情怀,2019年8月,中国银行与自治区体育局、“十四冬”筹委会签署合作协议,正式成为2020年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合作伙伴和唯一合作银行,这是中国银行全力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推动体育运动和冰雪产业进步的责任担当,是对奥运情怀、体育情结、冰雪情缘新的延续和见证。
4、“十四冬”作为我国冬季项目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运动会,是备战北京冬奥会的前哨站、练兵场和比武台,承担着巩固和提高冬季项目水平,普及和发展冰雪运动,培育冰雪文化,发展冰雪产业的光荣使命和重要任务,是实现我国冬季项目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平台和关键路径。
5、中国银行作为“十四冬”合作伙伴,将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优势和北京奥运会服务经验,为把“十四冬”办成一届特色鲜明、精彩难忘、惠及百姓的体育盛会贡献中行力量。
一是为“十四冬”顺利筹办提供资金和金融服务支持。
1、根据《中国银行支持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合作协议》,中国银行将为“十四冬”提供1000万元现金及1000万元等值金融服务支持,其中,1000万元现金支持已经全部投入盛会筹办。
2、赛事举办地中行服务网点和服务设施的硬件改造和优化升级正在加快推进,针对参赛运动员、教练员等赛事人群的专属服务培训也正在按计划展开。
3、2020年初,带有民族特色、冰雪元素的“十四冬”吉祥物将在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全辖营业网点展出销售,“十四冬”各项赛事门票也将通过中国银行向全国人民发出冰雪邀约,这些都是中国银行为“十四冬”顺利筹办所做的实实在在的努力。
二是全力做好“十四冬”服务保障工作。
1、运动员的人身安全是办好“十四冬”的基础关键,中国银行积极联动集团附属中银保险公司,将为内蒙古运动员代表团提供人身意外保险,为体育健儿拼搏赛场做好“后线支援”,提供有力安全保障。
2、同时,中国银行还将在呼伦贝尔市各赛场配置移动智能柜台、丰富手机银行服务、搭建“互联网+运动”场景,组织开展线上公益体育活动等,发挥金融创新科技动能,以科技引领为“十四冬”提供全方位、高标准、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支持。
三是运用专业服务优势为盛会预热。
1、11月7日,中国银行举办了“十四冬”定制专属联名借记卡的首发仪式,用一张专属银行卡,把普通民众与“十四冬”联系起来,与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联系起来,用22个冰雪运动场馆的优惠消费权益推动普通群众“上冰雪”“玩冰雪”“爱冰雪”,让普通群众因此而成为“十四冬”的关注者,成为冰雪内蒙古的常客。
2、同时,中国银行正在与自治区各大滑雪场、呼伦贝尔市各大酒店进行业务洽谈,全力组建“十四冬”商圈,通过刷卡享受商圈消费折扣优惠,提前为赛事预热,为“十四冬”举办地预热,为冰雪运动项目和赛事场馆预热。
四是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全面加强“十四冬”立体宣传。“十四冬”不仅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冬季项目运动盛会,更是展示内蒙古、宣传内蒙古、发展内蒙古的一次难得机遇和重要舞台。
1、中国银行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人民网、新华网等合作媒体以及呼和浩特市白塔机场、火车东站、地铁站等呼和浩特重点地标地段投入宣传广告,积极宣传“十四冬”,为“十四冬”开幕预热。
2、明年1月份,中国银行将在全区265家网点统一对“十四冬”进行赛事宣传,举办以“十四冬”为主题的冰雪产业发展主题论坛,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供助力。
3、下一步,中国银行将继续全力支持“十四冬”筹办,与“十四冬”各合作企业一道,为办出一届体现新时代新气象、精彩难忘的冬运会提供有力支持,真正让“绿色草原”夺目,使“银色冬运”出彩,让“金色梦想”成真,为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贡献中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