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头条新闻

两部门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吸引高端服务消费回流

2019-10-2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量:2271

10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到,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不断扩大,占GDP比重稳步提升,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加强。



    中高端整形美容、健康医疗服务产品,有望进一步丰富。

    本网讯:10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到,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不断扩大,占GDP比重稳步提升,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加强。

    《意见》还提到,深化服务领域改革,破除制约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发展活力和潜力。推动服务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开放,鼓励服务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意见》首次提出了“打造中高端服务消费载体,吸引健康体检、整形美容等高端服务消费回流”。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学者认为,服务消费本地消化的市场空间比较大,这也要求国内提供更好的中高端服务消费产品,不断挖掘中产阶层的消费潜力。

建设国家级现代服务经济中心

    《意见》称,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建设国际型、国家级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形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事实上目前国内一二线城市都在竞相打造服务经济中心城市。今年8月13日,上海出台了《上海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若干措施》。8月15日,北京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重点领域推出190项新举措。  

    服务业在地方经济中的“压舱石”地位越来越明显。2018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的地区共有15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座超大城市北京和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81.0%和69.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上述《意见》也提到,推动城市群和都市圈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要素市场一体化,构建城市群和都市圈服务网络,促进服务业联动发展和协同创新,形成区域服务业发展新枢纽。强化中小城市服务功能,打造一批服务业特色小镇,形成服务周边、带动农村的新支点。

    除了京沪以外,成都是国内二线城市中较早提出发展服务业中心城市的地区。成都率先提出打造医美之都,也发力招商引进了一批医美类企业。2017年当地提出了建设“医美之都”规划,2018年成都陆续出台了《成都医疗美容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和《成都市加快医美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成都提出,2025年医疗美容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2030年达到2000亿元。

补短板促消费回流

    《意见》就围绕制约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部署任务,其中涉及诸多服务行业,包括养老、托育、医疗等多个方面。比如在养老领域,《意见》提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在扩大试点基础上全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意见》提到,紧密围绕城乡居民优质便利生活需求,统筹规划公园绿地、无障碍通道、公共交通、停车场地、社区卫生中心、村卫生室、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社区养老、托育中心、便利店、洗衣房、售后维修、物流快递等便民服务设施,提升各类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水平。

    记者注意到,《意见》首次提出了“打造中高端服务消费载体,吸引健康体检、整形美容等高端服务消费回流”。

    以整形美容行业为例,一位成都医美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早年去韩国整容的潮流已经在开始转向,国内的医美行业近年发展迅速,行业竞争越来越充分,性价比相对去韩国更高。另一位在医美行业工作十余年的整形医生也谈道,他认为目前医美技术发展比较好的是日本,行业标准比较严格和规范的则以美国为代表,中国的医美行业目前的水平也不错,去韩国整容已经不再那么热门。

    高端服务消费供给不足在医疗领域体现得比较明显。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出境医疗的人数超过50万人次。如果能够吸引4成的出境医疗人群回流,至少可以带来100亿元以上的医疗消费规模。

    2017年北京出境旅游购物消费估算总额约250亿美元,据此测算如果按30%的比例计算,境外回流消费可增加北京消费约50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50%的比例计算,则可带来超过800亿元人民币的消费市场。

    长期关注消费市场的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朱迪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谈到了服务消费本地化的观点。她认为,如果说商品需求可以寻求海外市场的话,服务需求则基本上本地消化,这要求我们在服务上能够升级,从而去挖掘中产阶层的消费潜力。

    她建议,抓住居民服务需求增长的契机,提高餐饮、旅游、休闲、金融等服务业的供给水平,并促进文化创意、医养结合、信息消费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企业和政府联手改善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以及消费环境,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责任编辑:王鹏利)

金融消费内蒙古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金融消费内蒙古”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融消费内蒙古,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融消费内蒙古”。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金融消费内蒙古)”的作品,金融消费内蒙古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金融消费内蒙古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鸿山网络
邮箱:jrnmg6@163.com  电话:0471-3467180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远舰律师事务所 李德志 电话:13080202065
Copyright 2023 www.jrxfnm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2022001662号-1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831号